清代早期五色套印值钱吗?
套版印刷技术到清代早期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五色套印本,即所谓“五色朱墨精印”。五色指青、黄、赤、白、黑,套印时先印黑,再套加4色,即用5块版套印一次而成。五色套印实际上只用了4色,因为黄是底色,是在黑字稿本上直接印上去,黄底黑字,再加青、赤、白3色,合在一起称为五色。
藏书家把清初五色套印本与北宋的毕昇泥活字印本、南宋的建阳书坊“麻沙本”和“麻姑本”、明嘉靖时的白棉纸印本,并称为“书林五绝”。五色精印本印刷技术精湛,底版选用梨枣,纸用棉纸、毛太纸或连史纸、开化纸,纸厚,印刷均匀,墨色浓厚,装帧考究,是十分精美珍贵的版本。刻印五色套印本多为地方志和类书,此外还有诗文集等。
著名五色套印本有:福建书坊五色套印本正德《八闽通志》、崇祯《重修兴宁州志》,吴兴闵齐伋套印本和凌濛初刻套印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史”和宋濂《元史纪事本末》、《文章正宗》,毛晋汲古阁刻套印本《杜工部集》、《白氏长庆集》、《王右丞集》。五色套印书价值极高,存世极少,是十分珍贵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