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书法评价?

昝佳丽昝佳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很大,我试着回答一下。 一般我们谈论书法作品的好坏,主要是从三个角度来谈的,一是技术,二是艺术,三是书写材料;当然还有其它的一些标准。

1.关于“技术”的标准 我认为这个在书法里是核心标准之一,因为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字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书法又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一种工具,因此它的基本的技术性要求是不能丢掉的。那么什么是技术呢?我认为就是笔法与墨法。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书法作品的话,主要看的就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了:一个是点画的形态结构;另一个是线条的运动轨迹。 在当代,我们通常把用笔和用墨叫做笔法与墨法,但是古人在这一点上的定义并不完全相同——古人所说的笔法和今人所说的笔法有较大差异!那么到底何为笔法?《书谱》中说“夫自隶变以来,字乃不拘方向,左右上下可以随时而施。至于点的变化则难可详说矣!大抵随其运笔之势,轻重折挫之宜。欲尖则第一着先成其圆,使不锐;欲重须破其中文,令不沉;欲疾必高速其后,使不枯。欲藏锋,须微微露芒……凡此皆所谓用笔之法也。”这大体是讲用笔法的,这里边提到了很多用笔方法的概念,比如起收转接、顿挫转折等等,这些概念都比较抽象。不过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古人的经典作品把这些概念都表现出来(当然不能单纯地模仿古代作品,必须结合自己的基本功去分析并加以运用)。所以学习书法一定要掌握基本的用笔技法。 关于墨法,其实也就是行草书里的墨分五色的道理而已!

2.关于“艺术”的标准 这里说的艺术,其实是“艺术性”的意思而不是广义的艺术论范畴内的那个“艺术”——虽然它们也有一定关联之处但毕竟不是一回事。这里的艺术性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指形式美(比如字体的大小、字距密疏、章法布局等)方面的美学原理以及审美判断;另外一个指作者本人的主观审美倾向或者说个人风格——这种风格的建立除了跟作者的审美取向有关之外还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学识修养、个性气质等综合因素相关,它是创作者本人情感和思想观念的一种外化表现形式。

3.关于“书写材料”的标准 这一标准实际上是从实用性角度来说话的,我们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所使用的纸张往往是不符合艺术创作要求的——尤其是现在有很多书写者喜欢使用宣纸作为创作载体(尽管它有很好的艺术表现力而且易于保存但价格确实昂贵了一些),于是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把宣纸当作了一种艺术作品来看待甚至把它当成了衡量一件艺术品是否高级的标准之一。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也需要注意——那就是我们在对某件书法作品进行评判时应该充分考虑其自身所具有的功能及其社会环境等因素来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比较客观合理的结果;反之则会使得我们的结论变得毫无意义可言甚至是错误的。

莘卓梦莘卓梦优质答主

谢邀,个人经验是对于好的作品尽量多读几遍,多思考几遍,然后结合自己的经历去判断; 对于差的字不要去看,如果看不上就放一边不去管他,或者你实在想看就去看看他的笔法,找找缺点,挑挑毛病。 至于评论嘛……我一般不评论,尤其是自己不喜欢或不熟悉的风格的作品,毕竟我不是专业人士而且又不是学这个的,没有资格评论。

我自己喜欢且能欣赏的文字类型就是行草书,所以其他字体的作品我也会看,但是看得很慢也很仔细,但也不是每个都评价好与坏(比如某些碑帖我会认为其写得很好,但我不会评价说它好在哪里)。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保持一个客观的态度来看待这些文字艺术作品吧……不过其实很难做到完全客观,因为人的审美观念都是主观的啦~所以多看多想才能逐渐培养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审美体系~( ̄▽ ̄~)~

侯钢侯钢优质答主

书法评价标准一般包括艺术标准和非艺术标准两大类。艺术标准是对作品艺术性的评价,非艺术标准是对作品书写内容、落款等其他方面的评价。

1、用笔:指在点、线、画的运笔过程中,笔法的技巧熟练程度和笔力的表现效果。包括笔锋运转是否顺滑通达、起笔收笔藏锋使转是否规范优美、点画的骨肉是否丰满劲健。

2、结字:结构和章法的简称。结构指对字的点画组合安排的巧拙,包括点画的长短粗细,彼此的位置关系和空间布白等。章法指整幅字的间架结构,包括通篇在布置上的疏密,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距离远近、照应及和谐程度。

3、气韵:书法家在创作时的心手感应所达到的抒情达意的程度和欣赏者在审美时所能感受到的艺术魅力的水平,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