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会书法吗?
当然,而且是名家水平。 1926年8月给许广平的信中说“我的字如欲复元,第一是在写字时精神上要将眼与手分开,如目不视纸,不妨用手一落子,二理各别,如视纸而指不动,自然渐近理想了”(《两地书》之十)。可见他深知练字的方法,也说明其书法已经达到一定水准。
1934 年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的题赠中,自谦说:“鲁才之云,谬矣!然亦知余之为作者,非以文豪自命乎?”(见《鲁迅全集·全集十三卷》第532页)其实,他的书法,在近代中国作家中,确实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从现代的角度看,放在全国范围来看,也是屈指可数的书法大家。 鲁迅的书法,早年受过帖学的训练,学习过王羲之、颜真卿等人的作品,中年以后取法于北朝碑刻,对魏碑有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他推崇北魏石刻、北魏碑版及隋碑。
晚年主要学习钟繇、王献之以及北朝墓志等楷书,形成自己凝重沉著的风格。 下面简单介绍鲁迅一些书法作品:
周建人在回忆鲁迅书法情况的文章中也谈到:“他在上海住的时候经常是白天工作夜间写作,但一到晚上十点钟左右便拿起毛笔来练习写字,一直要练到深夜一点多钟,第二天有时五点多钟又起来写。我们时常看见他用的那些笔堆得像小山一样高……他的字最初学的是颜体,后来又改学魏碑,最后成为自己特有的风格——行草书。这种字体既不像颜体那样方正,也不像魏碑那样的生硬,而是刚中有柔,遒劲有力而又潇洒自如。” 比如上面这幅就是典型的颜体笔法,用笔结体都符合颜体特点。
再如这幅,则是行书,这是典型的晋代王羲之笔法。王羲之被尊为“书圣”,他的“兰亭序”更是历代书法家的必学之作。虽然这幅书法已经看不出作者的具体意图,但从用笔方法上仍然可以看出明显的“兰亭笔法”特征。 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无论是篆、隶、楷、草还是行都有涉及,而且每种书体都能写得相当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