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如何取势?
谢邀 @王东俊 这个问题很大,很复杂,也很难回答,我试着尽量说得详细一点儿并尽量贴近书法的实际,权作抛砖引玉吧,不妥之处还请指正和批评! 一、关于“势” “势”这个字在现代汉语里基本没有什么具体的实在意义了(比如它不可能指一种具体的状态或运动状态),但在古代汉语中它的含义就比较丰富了且比较实际——“形势”“局势”“态势”“地势”“山势”“笔势”……等等。而在书法理论上,我们一般所说的“势”主要是指“书势”——即书写时所体现出的各种趋势和运动状态。这种所谓的“势”往往与用笔方式密切相关——通过笔画的“起、行、收”形成线条的形态,并通过不同的笔画组合构成字的结构,再根据不同的字组成不同的词句乃至句子段落从而形成篇章的整体布局,在这些过程中都蕴含了许多可大可小的空间可以体现出“势”来;而所谓“取势”也就是取“书势”——对其中可能呈现出某种特殊“态”的地方进行适当的取舍和处理,从而达到整体和谐的目的。
二、关于“取势” 书法创作中的“取势”并不是什么玄之又玄的东西,它与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一样,都是建立在客观存在的基础上的,只不过在书法中被强化、提炼到了极致而已;同时它还离不开人的主观意识的参与。比如说当你走在街上突然间看见前方有一位美女时你的脚步不自觉地就会停下然后盯着人家看……这就是取势,是一种完全基于自然本性的下意识行为,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而不是有意为之的行动。当然,作为有思维活动的人类来说,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潜意识里进行一定程度的取舍和调配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书法家而言也不例外。 那么具体到书法创作中来,当我们面对一张白纸的时候,首先需要做的不是马上拿起毛笔开始写字而是要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让自己的大脑先静下来——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暂时屏蔽掉所有来自外部世界的干扰专心致志地去思考一下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想法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策略和方法来实现目标。只有把“取势”的过程变成一种下意识的行为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我认为学习书法最重要的并不是技巧和形式美,更不是那些虚无缥缈的理论,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观进而培养出良好的思维方式——这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推荐大家看一看田英章教授的《楷书技法指导》系列视频。该教材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理论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将中国书法中常见的各种“势”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并对每一种“势”都配以相应范字加以分析说明。非常适合初学者自学使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