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皮翡翠石料怎么挑?
对于蜡皮,相信各位翠友应该不会陌生吧!它可是翡翠中一个独特的存在,由于其外表被一层蜡膜所覆盖,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反射出耀眼的光泽,看上去非常的漂亮。那么,什么是腊皮呢? 所谓“腊”即指天然矿物蜡,而蜡皮则是由这些天然的矿物蜡沉积在翡翠表面,经过上亿年的演化而成。从本质上来讲,蜡皮就是矿物蜡包裹于翡翠晶体之间或填隙于翡翠晶体的凹坑内,由于热胀冷缩的原故,使得部分蜡分子释放出来并覆盖于翡翠的表面。 而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特性,主要是由翡翠自身结构与矿物成分所决定的。因为翡翠是一种纤维交织结构,而且粒径一般为0.1—0.3mm,如果矿物的填充不足,则不容易形成完整的纤维交织结构,同时,晶体间的缝隙也会很大,这样,翡翠就容易失去光泽,影响美观;反之,若是矿物的填充过于饱满,则会挤压翡翠的透明质,让翡翠变得不通透。只有在合理的范围内,即矿物在结缔组织中充填到50%左右,才能使翡翠既具有较好的强度,又不会失去通透性。 当然,除了结构因素之外,翡翠中的主要矿物成分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硬玉(Jadeite)是翡翠中主要的组成矿物,其折射率较高,可达1.65以上,如果硬玉含量越高,则光线在翡翠内部产生的漫反射越强,自然,表面的光泽也就越明亮、鲜艳。
抛光的好坏也对光泽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想一下,若是一块翡翠,尽管抛光很好,但是表面非常光滑,没有凹凸感的话,那光线肯定是无法深入内部的,这样的话,就算是“死”光,又怎么会明亮、鲜艳呢!所以,好的光泽应该是“活”的光。 当然,除了上述几点之外,翡翠的原石状态以及切工也是会影响其光泽度的。比如说,未清洗的原石表面会有风化层,也就是风化表面的蜡质被打磨掉之后,才会露出新的色泽和光泽。再比如,雕刻后的挂件或者珠串,由于表面会受到切割、打磨、抛光的加工处理,虽然能增光添彩,但同时也失去了原本就有的光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佩戴及养护,才能让灯光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