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翡翠的水中色?
水中色是相对干青种而言的,指的是在透明至半透明的翡翠原料或饰品中带有绿色,但颜色的饱和度不高、绿色偏灰、偏黄或者偏蓝的感觉,就像水中的水草或者浮萍等植物,故此得名“水中色”。 当然,颜色浓淡程度不同,划分也有差异性,比如部分商家会把色泽饱和度高一些的叫做“绿水”(即深绿色的淡水),而有些则分得更细,如行内有名的“老鬼”,他会把这样的绿色进一步分为“黄绿”、“蓝绿”和“翠蓝”三种,其命名方式也是根据色彩给人的感觉而定的。
这里需要说一下的是,虽然“水里色”的颜色一般显灰、显黄或者显蓝,但并不是说这种色调就不纯了,实际上这类色调的鲜艳度和纯正度都很不错,只是带有一定的灰色调、黄色调和蓝色调,所以看起来会显脏,这也是“水中色”经常被误解的原因所在。 不过,“水中色”毕竟还是带点颜色的,因此其价值是无法与纯白色系相比的,但若是颜色达到一定浓度,也可以做成高品质的手镯、挂件等,同样十分昂贵。
水中色一般指的就是B货翡翠的颜色,是用强酸浸泡后染色的人工翡翠,其颜色多为鲜绿、翠绿等艳丽的颜色。B货翡翠因为经过了强酸的浸泡处理,因此内部结构已经被破坏,呈放射状分布,肉眼可以清楚的看见其内部的裂纹,因此看起来就像是在水中泛着绿光,因此被称为水中色。
翡翠“水中色”的成因
翡翠B货的颜色是人为染上去的,其主要的染色元素是铬离子。铬元素在翡翠中呈色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固溶于硬玉矿物中,呈浅绿色;另一种则以矿物形式嵌布于硬玉之间,呈深绿色。
而通常用在翡翠染色中的铬离子一般是以三价形式存在的,即Cr3+离子。翡翠的B货颜色成因是通过强酸浸泡将翡翠原本内部的杂质、裂纹等清除后,将染色液渗入内部,再通过加热将染色液中的有机质碳化,使其固定在翡翠的裂隙中,从而呈现出颜色。
翡翠“水中色”和玻璃种翡翠
玻璃种翡翠的色一般也叫做翠中之翠,玻璃种加翠色,那是最好的翠中极品。玻璃种翡翠是指其质如玻璃,通透明净,呈玻璃光泽。玻璃种翡翠在市面上是较少的,只有翡翠透明度达到玻璃种时,才在“种”字后面冠以颜色,比如“玻璃青”、“玻璃红”等等。
翡翠“水中色”和冰种翡翠
冰种翡翠具有冰晶般半透明的效果,翡翠表层清澈,但内部有白色雾点和棉絮状,并没有玻璃种清澈通透。因为透明度不够,所以在冰种翡翠中,颜色多呈蓝绿,即所谓的蓝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