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透的是玉还是翡翠?
这个通透啊,分很多种情况呢~ 如果是说透光的话,那自然是指的翡翠 把一块翡翠放在阳光下,是有可能看到里面像玻璃那样透亮的感觉的。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这块翡春就是透光的,因为还要看它的种、水。比如糯种、豆种的翡翠一般是不会透亮的,即没有水头;反之,冰种、玻璃种的翡翠是很有可能出现透光效果的。 当然啦,要是你把一块普通石头放在太阳光底下,也是有可能出现反光现象的,所以不能以是不是有“透光”来判断其是否为翡翠(或玉)。
还有的人说的通透指的是颜色浓淡均匀分布,那么这种要求可以说大部分翡翠(或玉)都达到了,所以这样说也不太准确。 要说最接近透明状的翡翠(或玉),恐怕还是要数冰种了!它就像冰块一样清透明亮,水头很好。但是冰种也分为高冰和低冰,二者之间相差甚远,而且不是通透就代表品质越好哦!
还有的人认为“通透”就是指无结构或者结构很模糊,其实这在玉石行业中是不对的。虽然有些玉石(如白玉)由于质地细腻,肉眼几乎看不到结构存在,但这不代表就没有结构咯~ 所以不能用肉眼是否能看到结构来衡量玉石的通透性。
透明度被简称“水头”,是评价翡翠价格的关键标准。翡翠分为玻璃种、冰种、芙蓉种、水沫种、马牙种等多个种类,它们也是按翡翠本身的“水头”划分。
如何判断翡翠的透明度(简称“水”)好坏?业内人总结有“一眼、二滴、三掂量”3个鉴别标准。
滴水看“水头”。
方法:将一滴水珠滴于玉料上,根据水珠在玉料上停留时间长短,亦可鉴别玉料的优劣,翡翠质地愈细,“水头”就愈好,水珠在玉料上停留的时间就愈长,反之,水珠就会很快散开。
手电筒打光。
一些高翠色的A货或B货、C货,由于其色过于老熟娇艳,肉眼观察,很可能会怀疑其是老坑玻璃种。这时,我们可以采用手电筒来观察其内部是否存在交织的絮状物和冰点,来鉴定翡翠的品质。
细观察颗粒。
翡翠的内部常有少量黑色的杂质,肉眼或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看到一些细微颗粒,而仿冒制品则没有这些特征。B货翡翠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翡翠内部有“蚀纹”,“蚀纹”在浸入油或水后,会有“蜘蛛网”现象产生,仔细观察可以看到水或油正从“蚀纹”中向内部渗透。
对比鉴别。
若是怀疑所购饰品被做B货处理,那么可以要求商家拿出自己的A货或把所购饰品与自己买的其它A货饰品进行透明度等方面的仔细对比鉴别,也可采取滴水测试法进行鉴别。这种办法只是一种自检办法,不能据此就认定饰品被B货处理。如果想明确判断,可以送到专业珠宝检验机构进行鉴定。
注意,购买翡翠时一定要索取相关质量鉴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