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礼有哪些单位?
这个名单不断变化,与中央机构的调整有关,也与中国外交的态势相关。 简言之,能够成为中国外交使团的团长或团副的“首席”,通常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1、有海外关系的;例如在外交部长期负责东南亚的司局级干部,一般都会有马来西亚、泰国等国的姓氏(祖籍)。而驻吉布提大使一般都有新疆或者青海的祖籍。这种具有海外关系的人,当外交官期间能更好地适应外国环境,得到外方的尊重。
2、有海外经历的:即有过驻外经历,甚至担任过总领事、领事馆的总领事乃至馆长(原总领事馆改为大使馆后,该职改称大使衔参赞)等职务的,这些人在处理对外事务时,往往更有经验些。当然一些年轻的干部,没有过海外经历,但业务能力强,反应快,善辞令,也能得到锻炼,如王庆喜大使(浙江青田人),曾在驻法使馆任一秘,在巴黎近十年,法语流利,与法国社会高层交往甚多。他担任大使后,多次作为中国政府特使访问欧洲。
3、有基层工作经验的,特别是从事过县处级基层政府工作的,因为对国内民情世故熟稔,容易和民间打交道。但是一些年轻的外交官,虽然未有过基层工作经历,因为语言能力好,头脑灵活,也深受外方欢迎。毕竟和能说外语的人聊天,大家都更愿意进行交谈。
随着外交部的机构设置和人事安排频繁调整,这个清单也会随之改变。不过,一般来说,具备上述条件的外交官,都会进入外交部中层干部的行列,并有机会成为部领导关注的培养对象。而他们日后升迁,一般也不会出现太大问题——从驻外办事处主任、参赞到各地外事部门的一把手,都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