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和元宝价值多少?

候诗颖候诗颖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宋代的货币,有铜钱、铁钱、纸币(交子)。 其中,交子的流通量最大,在宋代相当与现在的纸币;其次是铜钱——宋朝的钱粮赋税收入主要都是铜钱,因为便于携带,流通领域也很广。 但是,这两种货币都不是宋朝唯一发行的货币。除了上面两种,还有一种“官票”——就是至和元宝这样子的。这种“官票”不是由国家背书的法定货币,而是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自行发行的一种债券,本质上相当于现代的国债。

北宋时的官票,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南宋时,由于金朝对宋政权不断发动战争,朝廷的财赋收入被大大削弱,便由地方州府和军阀赵鼎等人先后主持发行过地方性质的官票——“川引”“湖会”“淮引”等,以补充军饷不足。这些官票虽然名为“票”,实际上就是纸钞,因为它们不能兑换金属货币,也不能当首饰。 至和元宝是仁宗皇帝至和年间(1054-1056年)所铸,面文有“至和元宝”四字,其制曰:“崇宁重宝,当十,铜色青,文‘重’字‘口’上增一短竖。”即《泉志》所谓“当十,形小,文曰‘至和元寳’”。

据史籍记载,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起,由于京师开封连续数年灾伤,粮食歉收,加上西夏屡犯边塞,朝廷财力不足,于是“率用度不足之故,权发榷货务钱,以足用度” 这就是说,朝廷出于应急,临时发行了债券(或称“钞引”),数量没有限制,只以“足用度”为限。这种债权凭证,必须按规定兑现成实物(主要是铜铁和粮食)才能流通。

后来,由于财政开支庞大,尽管朝廷早已不再缺钱,但为了保持“国币”的信用,仍然继续将这部分债券作为“常平盐酒库”的储备资产,按一定比率折换成实物储存起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