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纸币有价值吗?

凌丹凌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有一张1935年发行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财政部银行五元纸币,正面图案是木刻的毛主席像,背面有建筑,中间有一条绿色的条带,上面印有行名、“中国人民银行”及发行日期等字样的古币花边,很是漂亮。请问这个有收藏价值吗?目前行情如何? 回答:从题主提供的图片来看,这是一张典型的苏联布哈林版样式的纸币。这种样式是中国在1931年到1948年间印刷数量最多的钱钞,平均每年约7亿张。

由于这些钞票上印有“中国人民银行”字样,所以有些人误以为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钱钞。其实,在这些钞票上“中国人民银行”字样中的“人民”二字被遮盖,盖上了“工农兵代表同盟会"或“中国民军”的印章。这是因为在解放前我国存在着几个政权的缘故,分别印制了各政权所属银行的钞票,只准在本行政区内使用。

该钱币的市场价大概20元/张左右吧,存世量很大。当然,假如你的钱币表面有磨损或者划痕的话那就不值这个钱了。 顺便说一下,题主可能还不知道这张5元纸币的真正来历。它的印制的原始版本其实是一套美国印制的邮票!

1935年8月,国民党政府与美国银行团签订协议,以2000万美元借款为担保,委托美国印刷公司代印人民币票样。当时,国民党的财政部长孔祥熙首先想到了利用美国已经退出流通领域的20美元和50美元纸钞作为模板来印制新钞(注:这俩个面额的钞票现在依然在美国市场上流通)。随后,他又委托美国印刷公司依照孙中山先生的照片印制了面值10元的试样。 但是,当国民党政府把这套钞票送交国民政府主计处审核时,却遭到拒绝,理由是这套钞票有损国格、人格。因为按西方的惯例,只有外国元首才用画像作货币。于是,双方又按照中国的传统,以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的肖像代替孙中山的像制成了新版样。最后,这套带有强烈争议的钞票于1936年12月开始发行。 因为印刷工艺等问题,最初发行的这套铜版纸质钞有较重的毛边,且易脱落,故又有“毛边党”之称;而因印版损坏,后期又出现了“缺口版”。 另外,在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将首都迁往重庆期间,为了增加发行量,还采用了新的技术——挖补法来印刷钞券。即在已印好的空白钞纸上,用化学方法将其裁去一角,再用墨汁涂黑以冒充新印制钞。由于这一做法明显违反货币印制准则,质量低劣,不久就被废除。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