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五年有一元吗?
没有这种面值,正确的说是“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年)发行过一种面值为“一元”的纸钞——大总统纪念纸币。 大总统纪念纸币于1914年开始发行的。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在欧洲爆发,而日本趁此机会提出“二十一条”要求租借台湾、奉天等地并享有在华北驻军的权益等,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在这种背景下,袁世凯为了收买人心,于1914年至1915年间陆续发行了以他的头像为票面的五元、十元、百元面额的纸币。后来由于社会需求旺盛,又增发了50元和100元的钞票。这套钞票的设计很具特色,正面是袁大头正面像,背面则是他在位时的纪年,如1916年的“中华民国五年”字样。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钞票当时采用双币制,即同时流通法和币值,其中一元和五角两种面值,因为旧中国经常通货膨胀,所以这种面值不大被认可,一般被当作辅币使用。
到了1927年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并且统一了财政,于是开始发行法币(1935年废两改元后,法币取代了国币的地位) 。而北洋政府的这套纸币因为发行量大,时间早,很快就成了假钞制作团伙的目标,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的伪钞。这些伪钞做工精细,连防伪暗记都仿照真品印制,如果不是专门鉴定的话很难辨别真假。当时为了防止伪钞流通,一些商家竟然在付款时先让顾客把钞票放在油里浸泡然后再检验,可见这套纸币的防伪功力有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