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100元有收藏价值吗?
我们这代人基本上都经历过通货膨胀,以前10块买的东西,现在需要100甚至更多。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凡是经历过通涨的国家,其钱币收藏中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他们没有面值100元的钱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面值100元的钱没有收藏价值的呢?
因为通货膨胀,所以100元的钱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并且当时的国家用100元买不到什么,所以就被淘汰了,即使有价值也不会很大,所以也就没有收藏它的必要了。
不过有意思的是,尽管很多国家都废除了100元面值的钱币,但在中国却不同。在我国,百年至今一直都有100元的钱币在流通,而且现在仍然是流通钞中的一个重要品种。为什么100元在中国会一直坚持下来呢?这是因为自封建社会以来,中国就一直存在严重的银荒现象。因为白银外流出量极大,国内储银量较少,银价昂贵,以银为货币单位的中国便不得不将铜钱换算为银两来计价,银两有若干币值,最大者即为100两。以银两为本位币的中国的农民、商人乃至官府均以银两为重货。1935年统治中国财政经济的官僚买办集团在国内开展币制改革以后,虽然将流通中的银两收回国有,由政府按定价兑换成法币统一发行。
但仍然允许金银兑换法币。法币贬值后,由于金银流通范围更加广阔,为逃避国家法律限制便以法币伪钞或变相伪钞伪兑换金银。同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区伪组织的“伪政府”和“伪银行”,以“美金”票、“关金”票等名义大量伪造中国通货。沦陷区老百姓遭受残酷迫害,连基本的生存权都遭到严重摧残,哪敢大胆持有金银钱币?新中国建立的初期,百废待兴,没有足够的黄金和外汇作经济储备。而国内经济的结构又是以农业为主的,出口物资限制较多,资金的需求量不大。国家统一发行人民币,禁止以外币流通。这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金银钱币流通实际上处于停滞状态。从20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宣布改革开放起,银根放松,金融自由化,大量外资(包括外资企业和外国银行)涌入中国。为了奖励和吸引人才,国家批准一些城市试办价格双轨制。1985年5月金融进一步放开,允许外国银行和中国银行经营对私营业务。
市场机制的杠杆作用把中国引向市场经济。由于金银外流通量增加,国内黄金储备有限,国家没有大量发行硬币的意图和必要,因而100元的硬币不再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