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防哥窑的有收藏价值吗?

衣南盛衣南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民国时期是仿造哥窑瓷品最多的时期,仿品众多,鱼目混珠,混杂在一起,其制作技艺相当精到,收藏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仔细甄别:

一、釉色有区别

哥窑传世品有油灰、米黄、粉青等色,并且光亮莹润、层次变化比较丰富。而民国仿哥窑釉色较暗,釉面大多干涩,少数仿品虽也莹润,但总体感觉仍嫌干瘦,无层次感,且有色调过于均匀之感。

二、釉面开片有差异

哥窑器釉面的开片大小和深浅不一,片纹裂开较深,呈立体状,在放大镜下观察,可见金丝铁线的两侧有深褐色的铁质析出,这是哥窑瓷器的主要特征。而民国仿哥窑釉面也开有大小片纹,但开片较浅,呈平面状,片纹没有哥窑瓷自然,有些作伪者为了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用染色手段在开片的缝隙中渗有深褐色,仔细观察就能识破赝品。

三、瓷釉积聚处有差异

哥窑器口部因为釉在烧制过程中熔融垂流,在积聚处往往形成较肥厚的褐色釉滴,其积釉处,釉色较深,有的呈黑褐色,而器物的底部和足根部因为釉少,往往露胎处呈黑色和土黄色。由于器底和足根部着地处釉层较薄,使用中与器物接触频繁,摩擦较多,常常出现剥釉、露胎现象,即所谓“紫口铁足”特征。而民国仿哥窑瓷器的“紫口铁足”特征是人工染色形成的,釉滴没有哥窑瓷自然,呈橘子汁状,缺乏层次感。

四、胎质有区别

哥窑器使用的瓷胎用紫金土烧制而成,胎土颜色较深,胎质厚实、致密、坚硬,具有较强的韧性,叩击时声音浑厚而清脆。而民国仿哥窑器的“紫金土”配制技术未过关,瓷胎颜色较浅,胎质不如真品瓷化度高,制作中有的仿造者还将瓷胎故意压薄,因此,其较之真品显得轻薄,“紫口铁足”特征也较差,敲击时声音不如真品清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