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作品怎么那么贵?
中国书画从20世纪80、90年代兴起至今,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如今已成规模,并具有了相当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尤其是经过10几年来全球华人的持续“追捧”,传统中国书画的价格已经水涨船高,其中以明清书画涨势更猛,价格成断崖式增长,“贵之甚矣,非一般收藏者所能承担”,一些书画爱好者,发出这样的感叹。
明清书画价格走俏并不断创造拍卖市场的拍价纪录,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明清书画的存世量和流通量都很大。历代字画作为文物,具有存世量少且年代久远的现实属性和独特魅力,而明清离今天较近,历经的历史沧桑和劫难也相对较少,因此存世作品也相对要多。
其次是明清书画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取向,笔墨技法更为精到,艺术风格更为多样化和成熟化。而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已入晚期,文化昌明、百业俱兴,文人画得到充分发展,出现了许多开宗立派的书画大师和流派,并涌现出大量的书画名家、艺苑精英。因此,明清书画作品的艺术水平整体较高,从形式到内容,从思想到技法,都接近甚至超过前朝历代。比如明代有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董其昌、徐渭、陈洪绶、八大山人等,清代有郑洵、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虚谷、齐白石等。这些大师们的高超艺术在生前和身后,一直被追捧、追摹,被赋予了很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
第三,明清书画在真伪鉴定上,相对比宋元更为清晰和准确,书画伪作更易于辨别区分,且留存于世的同一流派或风格的书画较多,便于对比研究和鉴定。这就降低了收藏风险,使更多的人敢于问津。
第四,中国书画从20世纪80、90年代进入全球流通领域,首先进入市场交易的便是明清书画。如中国嘉德公司刚进入艺术品拍卖领域时,其推出的第一场拍卖中,成交价的前10位中,有5件作品是清代作品,第11位以后的作品则全部是清代作品,这种状况刺激了明清书画的市场。
第五,中国嘉德公司在刚刚创立时,因为担心生货,即存世量少的作品上不稳当,选择明清书画作品作为“熟货”入市,而今10几年过去,这些“熟货”已经炙手可热,价格不断攀升,已不是一般的收藏爱好者所能企及的价位,所以不得不上“生货”,导致人们产生“拍古代高于拍民国,拍明清高于拍元代,拍元代高于拍宋代”的错位感觉。其实,宋代书画的拍价也是很高的,在“中国近现代及古代书画拍卖会”中,宋元作品也是“贵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