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樟木箱子有收藏价值吗?
樟木箱子是南方家庭用于储存衣服等物品的必备家具。由于樟木有特异的天然香气,能灭蛀避虫,经久耐用,不易变形开裂。因此,大多数老樟木箱子都有比较长的历史。
收藏价值: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社会变革,这些变革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也积淀了不同时期社会文化发展的信息。从老樟木箱子上镌刻的图案、题字、年款以及旧照片,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从封建制度走向民主制度的过程,从传统观念向现代观念的转变过程,从落后向现代文明逐渐过渡的演进过程。透过老樟木箱子,可以窥探到中国社会发展的脉络和轨迹。
收藏方法:
老樟木箱子是木器,木器最怕火、最惧水、最忌脏,因此老樟木箱子的收藏和保管应遵循下列原则:
1、远离水源和高温区,避免阳光直射,放置老樟木箱子的室内应注意通风、干燥,室内温度不要大起大落,保持温度的均衡。
2、及时清除箱体表面的灰尘,用干的纯棉软布轻轻擦拭箱面。切勿用酒精、汽油等化学溶剂去除污渍,否则会损坏箱体的涂层。
3、老樟木箱子收藏和保管时不可将樟木箱子长期空置而毫无遮挡物,因为长期裸放会因气候干燥,致使箱体表面干裂,破坏箱体表层。
4、搬运老樟木箱子应双手提箱提手或抱住箱体,轻拿轻放,避免箱体与硬物碰撞,防止刮花箱体。
5、如箱体因气候等原因变形、箱盖打不开时,将箱子放到通风、潮湿的地方,待箱体回潮后自然张开,切勿强行打开,否则会损坏箱体。
如何断代:
老樟木箱子作为时代产物和历史见证,有着独特的使用功能和文化艺术价值。一把年代久远的老樟木箱子,箱体表面已经过岁月洗礼,其表面的包浆是老化现象的表现痕迹,而且是不可再生的,具有岁月的光泽和质感,而仿制品的箱体表面的包浆是人为的做旧而成,其包浆苍白。新做的樟木箱子与旧有的箱子相比较,新箱的箱体表面不够圆润。
现代仿品多是利用老樟木箱,重新进行“加工”,将箱盖上的原题字、图案去掉,再涂上一层大漆,在箱盖上重新雕刻图案和题字。因此,收藏老樟木箱子应从箱子的造型、箱盖年款、箱盖图案、题字等方面辨伪。
从老樟木箱子的造型来辨别,上个世纪20-30年代,老樟木箱子多为斜面式箱子,箱体方正,用料厚重,包浆浑厚,箱子前后侧板有上下对称的圆弧形把手,箱盖板和箱体板镶嵌有金属箍带装饰。40-50年代的老樟木箱子多为平板式箱子,箱盖和箱体在同一水平面上,箱子四侧没有提手,也没有金属箍带装饰。
从箱盖年款来断代。一般老樟木箱子的年款多题写在箱盖一端侧面,有的民国年款题写在箱盖板上。年款一般写明制箱的年代和月份,也有写出制箱地点。老樟木箱子有楷书、行书、隶书、篆书等字体,字体遒劲,笔力沉稳,字迹自然,从题字的落款和书法风格上可以了解书写的作者。现代仿制品上的年款、题字生硬、刻板,缺乏书法的艺术性。
从箱盖图案、题字来辨别真伪。民国老樟木箱子箱盖上的图案、题字由木匠师傅或读书人或书画艺人镌刻,图案多具有吉祥富贵等蕴意,镌刻图案有龙凤呈祥、孔雀开屏、双狮戏珠、鲤鱼跳龙门、竹梅双喜等,图案精细、流畅、饱满、协调、富有韵律感,艺术性极高,令人叹为观止。在图案的四周镌刻有题字,题材多以诗词为主,其中,有唐诗、宋词和民谣。其中的唐诗有李白、李商隐等人的作品;宋词选篇多撷取豪放派词人的作品,如苏轼、陆游等人的作品。民谣有乡风民谣和吉祥民谣。箱子题字刚劲有力,风格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