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的邮票哪些价值高?
文革前的邮票
文革前的一套“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由于版式错误,未向外发行,属于未发行邮票。“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由于存世量少,增值最快,被众多的投资人士称为红色贵族。
文革时期的邮票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于1966年,结束于1976年,1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发行的邮票简称文革邮票。1966年文革开始到1968年间,共发行了5套编号邮票,这些编号的邮票是特殊历史时期邮品收藏的珍品。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邮市行情火爆,5套编号邮票的价格都曾攀升到8000元以上。
文革后至80年代
这一阶段属于新邮起步时期,发行量不大,尤其是普票和J字头纪念邮票,这一期间发行的J字头纪念邮票大多价格不菲。比如1975年发行的“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邮票,全套12枚,当时面值3.08元,市价曾一度涨至4000多元。还有1975年发行的“白求恩在朝鲜”邮票,由于存世量少,现价也有1000多元。
80年代后至90年代
这一时期的邮票的发行进入鼎盛时期,尤其是T字头纪念邮票最多,其中发行量少,选题有新意的T字头邮票,如大熊猫、龙、民族大团结、祖国山水、古代科学家等题材的邮票增值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