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假皮怎么做的?
这个很简单,但是需要道具和一定的技术功底。 先上成品。 这是前段时间做的一只黄绿皮的福镯。 这种黄绿色是人工上色效果,所以整体看上去非常鲜艳且“浮”在皮肤上,这就是人工介入的结果了。 那么怎么做呢?
第一步用打孔器打好洞(为了后续穿线做准备)
第二步把准备好的颜料涂到表面上去。 注意哦,涂的时候是有技巧的,要涂上凹进去的部分,也就是要留出裂纹的部位,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第三步用湿布擦拭一遍。 因为刚刚上色,所以颜色会不均匀,这一步就用湿布擦去多余的颜色,留下最自然的部分。
第四步放在通风处风干就可以了。 我一般上色后都会风干24小时后再进行下一步,这样更加保险。 虽然方法很简单,但是细节的地方需要注意的哦~ 比如颜色的选择就很有讲究,一定要选接近天然色的人工剂,不能选择纯染料,不然褪色了就很难看啦!
另外就是颜色深浅的控制,这就要靠平时多积累,多看天然翡翠的颜色变化了。 上完色以后就可以进行抛光打孔等工序了。 最后就成了一件完美的作品啦~
市场上的翡翠假皮有“烧红皮”、“铁锈皮”、“染色皮”、“烤色皮”、“糖色皮”、“虫蛀皮”、“油炸皮”、“漆皮翡翠”等。这各种各样的假皮虽然都假,但形成原因各有不同,所以表现特征各异。但就产生假皮的本源来看,不过就是对原生裂隙或次生裂隙进行充填染色或直接烤色染色而已。
翡翠原生裂隙或次生裂隙为气液通道,从外表上看这些裂隙为肉眼可见的裂纹和缝。人们想方设法对这些裂纹和缝进行染色充填,以假乱真,蒙骗收藏者。其实这些染色、烤色充填物在偏光显微镜下都不具有干涉色,只要我们仔细鉴定,在显微镜下分辨还是很容易的。
现在市场上流行的“漆皮翡翠”以假乱真,欺骗收藏者,严重败坏了翡翠行的名声。这种漆皮翡翠就是在裂隙非常发育的低档翡翠,外面包上一层1—5毫米的铁锈漆,使内里的低档翡翠穿上一件铁锈色漂亮的外衣,使人初从外表上看以为是件好货,但它的皮壳在偏光显微镜下根本没有干涉色,而且在皮壳与翡翠之间还有一圈绿色的物质。这种绿色的物质就是人们造假时填充的物质,是用铬盐类加透明胶、石蜡等物质配成的。这种翡翠从外表上看很像一件质量上乘的紫罗兰色翡翠,其实里子不值钱,所以,遇到这种“差里子、厚外衣”的翡翠千万不要购买。